該工作方案明確,一要強化組織實施。湖南省自然資源廳、省農業(yè)農村廳共同組建由兩廳主要負責人任組長,分管廳負責人任副組長,廳相關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省耕地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專項整治工作專班。市縣作為耕地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專項整治的責任主體,要嚴格落實屬地責任,加快制定本地區(qū)專項整治工作方案,建立機制、充實人員,確保工作落實落地。
二要嚴格責任追究。嚴格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要求,對在耕地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專項整治工作中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、履職不力、監(jiān)管不嚴、失職瀆職的,依紀依規(guī)追究領導責任。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力、虛假整改、敷衍整改的,將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(jiān)察機關,嚴格追責問責。
三要構建長效機制。加快構建全省“5+1”田長制責任體系,壓實基層耕地保護責任。編制實施耕地保護專項規(guī)劃,統(tǒng)籌耕地、林地、園地、草地等農用地和建設用地關系,合理保障“米袋子”“菜籃子”和其他主要農產品所需的生產空間。嚴格耕地用途管制,探索建立符合湖南實際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種植正負面清單。明確恢復耕地優(yōu)先空間,科學謀劃耕地恢復工作。運用“天空地網”加強耕地變化情況監(jiān)測,實行月清“三地兩礦”機制,做到對違法違規(guī)占用耕地行為早發(fā)現、早制止、早查處、早整改。